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切削加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8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学院共同承办,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办的“2024年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西北-华东区联合学术年会”在天水胜利召开。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教授以视频方式作了致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汪聚应代表承办方作了致辞。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陈明教授,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高效加工技术委员会(华东)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宁教授,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先进加工技术委员会(西北)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罗明教授分别作了讲话。开幕式由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左国防教授主持。
10日全天,主会场报告在学院二号报告厅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学院孙以泽教授,教授级高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商宏谟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难加工材料高性能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九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航空学会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张定华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刀协副理事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刘献礼教授,国家级特聘专家、国际生产工程院(CIRP)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士、南方科技大学张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明君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际磨粒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华侨大学副校长黄辉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副总干事、全国机械制造教学研究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俊教授等,先后作了学术报告,展示了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最新发展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
11日上午,四个分会场报告在天水宾馆同步进行。材料去除机理分会场作了12场报告;高效加工工艺分会场作了12场报告;青年学者论坛分会场作了10场报告;研究生论坛分会场作了13场报告。会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展示了青年学者、教授及研究生们在切削加工相关领域开展的扎实的研究工作和独到的学术见解。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宁夏大学、华侨大学等57所高校和10余家省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16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本次大会为我国切削加工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的交流平台,通过分享和讨论,为我国切削技术和刀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进而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产业升级。
本次会议也是在学校“更大建博”的关键时期举办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是学校机械工程学科师生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本次会议的召开,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相关专业老师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必将推动学校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
撰稿:杨 程
审核:罗海玉
附:2024年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西北-华东区联合学术年会报告内容
场次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主持人 |
8月10日 (主会场报告) |
孙以泽院士,东华大学 |
高性能纤维复材结构件自动化成型关键技术与装备 |
赵万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商宏谟教授级高工,成都工具研究所 |
我国刀具技术发展展望 |
徐九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陶瓷基复合材料高频超声振动磨削研究进展 |
何宁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张定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
表面完整性控制技术研究 |
刘献礼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 |
复杂刀具设计/制造/监测及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技术 |
张璧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
超高速加工材料去除机理探讨 |
罗海玉教授,学院 |
陈明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
高精度功能器件超精密微铣削加工技术及应用 |
黄辉教授,华侨大学 |
单晶碳化硅晶片加工技术进展 |
张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高性能切削加工过程的数值建模方法 |
罗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
José Outeiro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 |
Digital Twins in Machin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线上) |
8月11日(材料去除机理分会场) |
王兵教授,山东大学(特邀报告) |
超高速精密加工材料去除动态性能表征及在位监测技术 |
赵国龙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彭振龙博士,郑州大学 |
高温合金超声振动切挤一体化加工技术 |
徐斌斌博士,衢州学院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激光辅助切削切屑及表面形成机制分析 |
杨程副教授,学院 |
导热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加工性能展望 |
武导侠博士,西安科技大学 |
GH4169高温合金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表面状态表征和疲劳性能评价 |
焦锋教授,河南理工大学(特邀报告) |
CFRP复合材料纵扭超声辅助钻削特性研究 |
单晨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特邀报告) |
γ-TiAl的椭圆超声辅助铣削材料去除机理及亚表层组织变形研究 |
时立民教授,学院 |
王艳教授,上海理工大学 |
超声振动辅助线锯切割单晶硅的亚表面损伤深度预测模型与试验验证 |
李国和教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TC4钛合金高速车削周期性动态切削力的实验及建模研究 |
李常平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 |
电火花辅助切削技术研究进展 |
张肖肖副教授,宿迁学院 |
新型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宿友亮教授,宁夏大学(特邀报告) |
切削CFRP中金刚石刀具的纳观磨损机理及磨损抑制研究 |
8月11日(高效加工工艺分会场) |
季霞教授,东华大学(特邀报告) |
基于等覆盖率理论的变截面编织纱线轨迹预测建模 |
王大中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张恒博士,山东大学 |
圆锯片高效加工动态特性及阻尼减振降噪优化研究 |
唐宇阳博士,西安交通大学 |
复杂薄壁航空结构件高精高效加工工艺 |
马驰副教授,重庆大学 |
高速精密机床热精度调控与热误差补偿 |
张鹏飞博士,大连理工大学 |
面向大长径比深孔镗削加工的在机测量技术研究 |
郭保苏副教授,燕山大学(特邀报告) |
智能排样算法与软件研发 |
黄华教授,兰州理工大学(特邀报告) |
基于多学科集成模型的切削加工精度预测方法 |
冯瑞成教授,兰州理工大学 |
冯斌高级工程师,北京凯姆德立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创新的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
窦建明副教授,兰州交通大学 |
立铣刀磨损过程二维定量监测方法 |
刘长霞教授,鲁东大学 |
基于冲击波理论和桥联机理的刀具-工件择优取向匹配研究 |
贺东博士,香港科技大学 |
复杂零件连续多轴增减材混合制造工艺规划与优化 |
万少可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特邀报告) |
基于间隔频率特征图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铣削颤振识别 |
8月11日(青年学者论坛分会场) |
陈传海教授,吉林大学(特邀报告) |
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技术与装备 |
郝秀清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殷增斌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
基于新型温度感知智能刀具的切削区温度场实时监测研究 |
刘弘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CFRP复合材料钻孔渐进损伤的数值模拟方法 |
杨吉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
复杂曲面零件机器人随形加工的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控制 |
李伟教授,湖南大学(特邀报告) |
高端轮毂轴承单元制造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
张鑫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邀报告) |
“5+”轴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 |
李小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
王金虎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
面向力流变抛光工艺的大颗粒磨料性能研究 |
谭靓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 |
高速铣削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与刀具磨损研究 |
姚光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 |
高性能零件的声制造原创探索 |
张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特邀报告) |
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 |
8月11日(研究生论坛分会场) |
李忠伟浙江大学 |
超精密力伺服切削加工技术 |
郑亚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于福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超声振动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机理 |
徐汉宗兰州理工大学 |
γ-TiAl合金表面纳米划痕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何智伟西北工业大学 |
复杂曲面薄壁叶片加工误差离散性分析与控制 |
张翼飞,西北工业大学 |
刘鑫西安交通大学 |
钛合金激光辅助加工过程建模及预热温度场调控策略 |
赵学浩学院 |
超临界二氧化碳微量润滑切削钛合金研究 |
马泰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不同加工环境下的X22CrMoV12-1不锈钢铣削性能评估 |
康金有,山东大学 |
朱会斌兰州理工大学 |
刀具结构化对单晶γ-TiAl合金纳米切削表面完整性影响的原子模拟 |
张志强湖南科技大学 |
电火花辅助切削过程的机理与建模方法研究 |
张克楠上海交通大学 |
难加工材料螺旋槽丝锥结构优化及实验验证 |
史世佳,西安交通大学 |
朱钦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多轴铣削的叶片表面微结构加工路径规划研究 |
潘家乐西北工业大学 |
薄壁件铣削加工弹性变形主动控制方法 |
高鹏捷上海交通大学 |
CFRP/Ti叠层材料大直径钻孔工艺优化 |